2008年10月4日 星期六

公館鄉出磺坑──石油博物館

苗栗出磺坑是什麼?
中油出礦坑礦場位於苗栗縣公館鄉,大湖鄉的交接處附近,這是台灣北部最具代表性的石油坑。據當地警衛先生表示,這邊夜裡燈光燦爛,燈火通明,左為農場,風景極為優美,又有夜香港之稱。

出磺坑屬公館鄉,又名出礦坑,附近人士呼作硫磺窟,在牛鬥山下。這地原為荒蕪地區,因有黃色油夾水流出故當地人稱硫磺窟,且又為本縣著名的石油礦地,故又稱出礦坑。

出礦坑在公館鄉開礦村,以前稱作「硫磺窟」或稱「磺窟」,這裡是台灣石油開採的發源地,相傳在清乾咸豐年間(一八六一),有一位叫邱苟的人,在後龍溪中游牛鬥口南岸,發現了石油露頭(礦藏顯露在地面的部分,由此發現地底蘊藏的礦物,稱「露頭」,也可稱為「礦苗」),於是挖掘了一口深約三尺的油井,從事初步的開採,根據中油公司的文獻資料,邱苟所掘的油井,就是台灣的第一口油井。邱苟將撈取的油出售,附近的居民也爭相取用,當做點燈之用。後來清廷將油氣田收歸國有開採;日據時代,日人派地質學家大規模的鑽採、抽取;台灣光復後油源逐漸枯竭,然而近年來深層開採油氣的技術有了重大突破,原本沒落的礦區,因為湧現了大量的天然氣,而重現曙光。從邱苟開發的第一口油井迄今,一百多年來出礦坑在台灣能源史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國光橋上,視野開闊,假日經常有遊客駐足其間。光復後,中國石油公司採油的井乾林立,通往龍船山至上會社依照山勢建造了鋼纜吊車,到了晚上,纜車軌道的兩旁,燈火齊明,出礦坑有如萬家燈火。

附註 :台灣油礦業簡史
1. 咸豐末年,邱茍在出礦坑發現油苗挖油點燈。

2. 光緒三年收為官辦。

3. 光緒十三年,劉銘傳設礦油局四年後取消由邱阿玉繳稅接收。

4. 光緒二十七年,日人派員勘查在出礦坑等處鑽探迄民國三十四年共鑽兩百多孔井。

5. 民國三十五年,台灣油礦探勘處成立繼續經營,出礦坑、錦水、竹東、六重溪、凍子腳、牛山、竹頭、崎頂等油氣田。

6. 民國四十年,加強探勘增招人員,成立探勘隊研究室,全面進行探勘,可惜未獲大量油氣。

7. 民國四十八年,加深井水38號井,在中新世地層發現油氣。

8. 民國四十九年,鑽探106號井,也在中新世地層發現油氣,從此向出礦坑氣田深部鑽探,陸續生產氣田。

9. 民國五十一年起,繼續在鐵砧山、崎頂、白沙屯、永和山發現油氣,這是台灣油氣生產的全盛時期。

10. 除上述構造之鑽探開發外,民國六十七年起,並在台西、新營、八掌溪、新隆及北寮等處新發現油氣構造。

11. 民國七十五年,海域長康氣田開發完成,納入生產行列。
油氣處理,自民國五十二年起,在錦水、青草湖、鐵砧山及出礦坑場內設立天然氣田廠及二氧化碳脫除廠。

苗栗縣出磺坑的由來? 它出產石油對嗎?它有哪些特殊的地形地質構造?
台灣有石油。早期在苗栗的公館有開採石油的紀錄。但是數量不多已經開採完畢,雖然石油已經開採光了,其內蘊含的天然氣依然很豐富。現在在苗栗公館油礦陳列館,另外在出磺坑也可以看見高高豎立的井架。秋天去的時候風景還蠻美的。
(1)地 名 由 來
出礦坑當地居民說,利用人力挖掘的井孔都稱為「窟」,石油被稱之為「硫磺油」,當地先人發現這個地方的地底下冒出有硫磺顏色的液體,卻不知道這就是「原油」,而誤以為是硫磺,整個山區(開礦村)通稱為「硫磺窟」。後因地名不雅,經專家學者的議決,改稱為「出磺坑」。
清咸豐十一年(西元1861年),臺灣就已經在後龍溪南岸的龍船山麓(公館鄉)開礦村內發掘到第一座的「出磺坑油氣田」。 根據清廷所編的淡水廳誌記載,當時居住於後龍溪畔的人,常看見有油浮在後龍溪的水面上,經過探測後 ,發現附近地底下藏有某種油料,不久就開始舀取從地下冒出的石油來點燈或煮東西,他們將油料稱作「地油」、「硫磺油」或「烏油」(註:臺語中的「烏油」就是「機油」)。
(2)石油
出磺坑的油產於1964年時已告枯竭,幾乎成為廢礦而被封閉,但後來在中油公司探礦人員多年辛勤淬勵以及應用新式設備、進步技術的多重努力下,從事地質的深層鑽探,陸續在附近地帶發現到新油井。
(3)地 形 特 色
苗栗縣的地理特色之一乃是多山,並因造山運動的年代互有不同,各山系之間有著極大的差異。出磺坑所在的山勢,在地理學上是屬於「背斜構造」--中央部位最高,由軟硬不同的砂岩和頁岩構組而成的兩翼向外傾斜,故油氣是被封閉在背斜層裏,需靠鑿設油井方能將藏油汲取出來。
 
 




地 名 由 來

出礦坑當地居民說,利用人力挖掘的井孔都稱為「窟」,石油被稱之為「硫磺油」,當地先人發現這個地方的地底下冒出有硫磺顏色的液體,卻不知道這就是「原油」,而誤以為是硫磺,整個山區(開礦村)通稱為「硫磺窟」。後因地名不雅,經專家學者的議決,改稱為「出磺坑」。

清咸豐十一年(西元1861年),臺灣就已經在後龍溪南岸的龍船山麓(公館鄉)開礦村內發掘到第一座的「出磺坑油氣田」。 根據清廷所編的淡水廳誌記載,當時居住於後龍溪畔的人,常看見有油浮在後龍溪的水面上,經過探測後 ,發現附近地底下藏有某種油料,不久就開始舀取從地下冒出的石油來點燈或煮東西,他們將油料稱作「地油」、「硫磺油」或「烏油」(註:臺語中的「烏油」就是「機油」)。


石油

出磺坑的油產於1964年時已告枯竭,幾乎成為廢礦而被封閉,但後來在中油公司探礦人員多年辛勤淬勵以及應用新式設備、進步技術的多重努力下,從事地質的深層鑽探,陸續在附近地帶發現到新油井。


地 形 特 色

苗栗縣的地理特色之一乃是多山,並因造山運動的年代互有不同,各山系之間有著極大的差異。出磺坑所在的山勢,在地理學上是屬於「背斜構造」--中央部位最高,由軟硬不同的砂岩和頁岩構組而成的兩翼向外傾斜,故油氣是被封閉在背斜層裏,需靠鑿設油井方能將藏油汲取出來。

所謂的「背斜構造」,地層就像小朋友做柔軟操,站立時將手臂下壓到地面時的姿勢一樣;而「向斜構造」的地層,就像我們躺在地上將手腳用力往上伸直一樣。 石油 發 展 歷 史

清咸豐年間,淡水廳通事邱苟因為殺人而被通緝,逃到貓狸。他看見鄉民取油煮食點燈,就勾結當地的流氓,將油礦據為己有。

 

同治三年(西元1864年),邱苟將採油權租給吳某,隔年又改租給英商寶順洋行,於是引起二者的爭執打鬥。清政府在同治九年逮捕邱苟,又因 為外商在臺無權採礦,故嚴令封閉。

 

清光緒三年(西元1878),兩江總督沈葆楨巡視台灣,聽說出磺坑出產石油,而且民間開採經常引起糾紛,於是上奏朝廷,從當年起收歸官辦;聘請美國技師二人,採用機器鑿井,每天產油約一千五百斤。後來,美國技師因為有事離開,探勘工作就此停頓。光緒十三年,台灣巡撫劉銘傳設立礦油局。但因生產不多,入不敷出,清光緒十七年,繼任巡撫邵友濂廢礦油局,停止開採。根據記錄,那時一共鑽井五口,最深的達一百二十公尺,以後由一位邱阿玉先生,每月繳納稅金三十圓,採收舊井湧出的石油,每日約得六十斤。

 

日據時期,日本派石油地質調查隊到台灣實際調查,在出磺坑開始鑽井,幾年後,出磺坑第一號井正式鑽探成功。

 

出磺坑的油產於1964年時已告枯竭,幾乎成為廢礦而被封閉,但後來在中油公司探礦人員多年辛勤淬勵以及應用新式設備、進步技術的多重努力下,從事地質的深層鑽探,陸續在附近地帶發現到新油井。 位於苗栗縣公館鄉出礦坑的油井,是目前全世界,還在出產原油的油井中,它是最高齡的,從1861年產油至今,也算世界第一。 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