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9日 星期四

泰安鄉泰雅族紋面藝術

● 泰雅族 泰雅族包括泰雅亞族和賽德克亞族,清代文獻稱大么族和紗績族。泰雅族人口共約84,849人。主要分佈 在台北縣烏來鄉、桃園復興鄉、新竹尖石及五峰二鄉、苗 栗泰案鄉、台中和平鄉、南投仁愛鄉、花蓮秀林、萬榮、 卓溪三鄉、宜蘭大同、南澳二鄉,共八縣十二鄉。此外還 零散分佈在關西、三民、壽豐、玉里等鄉鎮。 泰雅族人以二十戶以下為一聚落的相當多,太多沿溪 而設,散居型的分佈。為了避免雨季水患及山頂強風吹襲 ,聚落集中在溪流兩側山坡的中段,泉水自山頂流下,經 過山坡的中段,故飲水豐富。整個聚落常面向河谷,背靠 山岩,前後均有天然屏障,兩側通道狹小難行,易於防守。耕地有的在聚落附近,有的遠在一、二小時路程之外。泰雅族人的聚落分佈型態對他們的經濟生活及社會生活 具有重大的意義.
● 泰雅族的經濟生活 農耕和狩獵是泰雅族人最主要的經濟活動,畜養是次要的活動工作。他們也採用太陰曆作為年中行事的準則,整年作業中以農業為主,雖然因地區之遲早略有不同,但最忙碌的季節是七、八月,其次是十一月,其他月份則安閒,可兼作其他工作,如狩獵等。農作生產方式乃以燒墾為主,冬季收穫後,在十一月下旬及十二月上旬,焚燒陸稻旱田及種粟旱田,年底開始播種粟,五月播作陸稻,六月粟收獲後種植甘薯。七,八月份有祖靈祭,第二期播種陸稻的收獲 。十月份利農閒時,開始一般陷機狩獵。在他們一年中,除了雨天的日子,女人躲在家中織布,男人則做一些其他手工之外,差不多每天都到田裏工作。狩獵是利用農閒時間的一項重要活動,除了從獵物獲得得肉食來源外,其皮毛,內臟(熊膽,鹿鞭),鹿茸等都是和平地難人交易的主要商品。家庭式的小型畜養,如養雞,養豬等也是聚落中重要的活動之一。泰雅族人尚武好戰,過去有獵頭的習慣,其獵頭原因大都為了復仇或立功。獵頭勇士於獵頭戢鬥及凱旋祝祭時,穿戴特殊衣飾以表彰其武功成就及社會地位 。
 
--------------------------------------------------------------------------------    
● 泰雅族的社會生活 黥面是泰雅人很特殊的風俗。黥面就是在面部刺上花紋,男子在前額及下顎中央刺縱紋一條或數條。女子面紋則在前額中央刺縱帶紋三條至五條,或以中央刺縱帶一條至三條的兩側,作短帶形平行橫紋,全紋構成十字形,或兩頰自耳根至兩唇中央至下顎上部。黥面由來說法很多,主要意義意義是為了美麗或英俊,以避邪氣,並在後可和已死去親人會合。黥面也是一種族標記,是社團或吸引異性的成人象徵。族人聚居的聚落,集數聚落為一群-部族tribe 此等部族的結合,乃依歷史及其共同利害關係,對外切實聯合,實行攻守同盟。泰雅族乃以泛血親群為構成部族的基礎。部族領袖權─領袖權兼具政治和軍事指揮,司祭權則屬祭司。泰雅族是行父系世系群社會,但祭團組織常有大於世系群的廣泛血緣基礎,格格qotox gaga就是泛血緣關係,其中雖有部落內的雖超部落的兩種區域範圍,但同為祭儀群和禁忌群,每一祭團會有一位司祭兼族長。
 
祖靈祭
祖靈祭(maho,泰安鄉後山用語) 由於傳統社會組織及宗教信仰的瓦解,泰雅族目前只剩下祖靈祭還如期舉行。
太魯閣族祭典
泰雅族目前只剩下祖靈祭還如期舉行。傳統上,舉行祖靈祭的季節是小米收割以後,由首領或長老商議時間,全社男子都要參加。在天未亮時,眾人到達祭場。每人手持竹棒,上面插有黏糕、豬肉、是獻給祖靈的供品。祖靈祭的祭品不能帶回部落,必須在祭祀地吃完。沿途回家時要越過火堆,以示與祖靈分隔。
「ATAYAL」,象徵真人、勇敢的人,這是台灣原住民第二大族「泰雅族」的族名。泰雅族主要分佈在台灣北部中央山脈兩側,以及花蓮、宜蘭等山區,總人口數約有九萬人,又分為泰雅亞族(Tayal)和賽德克亞族(Sedek),兩個系統族群的生活習俗及語言並不大相同,但都擁有泰雅族聞名的黥面和精湛的織布技術。
▲代表血液、力量的紅色是泰雅族人的最愛,在各系統族群的服飾用色上完全展現。圖為泰雅族婦女織布的情景。   原住民的編織在台灣傳統工藝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而泰雅族的精緻編織藝術更是為人所稱讚。泰雅族人尤帕斯(漢名:李永光)表示:傳統的編織工藝可分為女子的織布和男子的編器,有趣的是,根據泰雅族的習俗,學會紡織是泰雅族女子邁向成年的必備條件,學會之後才能進行紋面,那不僅表示獲得部落的肯定,也代表擁有結婚的資格。織布技術較佳的女子,則可以在胸、手、足、額刺上特別的花紋,那是榮耀的表徵,也代表她成為青年勇士追求的對象。  泰雅族的紡織品多以苧麻原料為主,多樣的色彩是其最大的特色,但對於苧麻,在傳統習俗上也有兩個禁忌,一個是男人不能種麻,否則麻會長不大,且男人出獵時可能會發生危險;另外一個就是不能在家剮麻,否則外出會遭到意外。因此,從一件日常的織品,可以透視泰雅族的宗教習俗、經濟生活及審美情趣。  過去,泰雅族人都利用苧麻來織布,做成衣物或背袋等物品,因此幾乎每個家庭附近都會有一塊苧麻園地。而隨著時代的變遷,族人服飾漸漸改為現代舒適的布料,因此織布文化逐漸沒落,但在許多有心人士以及部落婦女的維護推廣之下,對之進行改良、研發、以及多元化的發展,使得麻編織品得以繼續保存、傳續下去,因為結合了傳統及現代的特色,編織工藝成為泰雅族珍貴的文化資產。
資料來源:清流部落,茹泹(Ru-dan)工作室     
註:清流部落居民均屬泰雅族賽德克亞族族群,原世居霧社地區,居民多以務農為主,而從事公職、服務業、勞工者次之,現居此部落人數約500餘人。
泰雅族為台灣原住民之一,早在數百年前居於今台灣北部山地及其淺山一帶,久與山區自然界相互依存,遍山滋長的林產物與奔馳其間的禽獸曾是他們基本生活的資源,也因居地環境使然,培育了人類演進史上自成一格的文化特質,在政府全力推展多元化的時刻,了解泰雅族的傳統文化與祭儀必然可以增添台灣新文化的多彩多姿。 泰雅族依其發源傳說、社會組織、語言及風俗習慣的差異,可分為泰雅及賽德克兩族。
泰雅族--以北港溪與和平溪相連之一線,以北為泰雅族之社區,以南為賽德克亞族之住區。
泰雅族又分為賽考列克群及澤敖列群,此二群之下又細分為七大系統二十二個亞群,與賽德克群之三亞群,合計為二十五個亞群。 分佈於:
台北縣:烏來鄉(忠治、烏來、信賢、福山)等村。
宜蘭縣:大同鄉(南山、四季、樂水、英士、賽溪、復興、崙埤 、松羅)等村。南澳鄉(東澳、南澳、澳花、金洋、碧洋、碧候、武塔、金岳、東岳)等村。
桃園縣:復興鄉(長興、澤仁、三民、羅浮、霞雲、奎輝、義盛、高義、三光、華陵)等村。尖石鄉(秀巒、錦屏、義興、玉峰、新樂、梅花、嘉樂)等村。五峰鄉(桃山、花園、竹林、大隘)等村。
苗栗縣:泰山鄉(錦水、八卦、清安、梅園、象鼻、士林、中興、大興)等村。南庄鄉(南江、東河、蓬萊)等村。
台中縣:和平鄉(梨山、平等、達觀、自由、南勢、博愛)等村。
南投縣:仁愛鄉(發祥、力行、新生、親愛、精英、大同、南豐、互助、春陽、松林、合作、廬山、靜觀)等村。
花蓮縣:秀林鄉(秀林、佳山、和平、崇德、富士、佳民、景美、銅門、文蘭)等村。萬榮鄉(見睛、萬榮、西林、明利、紅葉)等村。卓溪鄉(立山、崙山)等村。吉安鄉(慶豐、南華、福興)等村。
早期居住在台北山區的原住民-泰雅族,以文面、織布和竹籐編織聞名。
「文面」是泰雅族人刻在臉上的族譜。
泰雅人無論男女,在幼年時期都會刺「額紋」,男子成功獵首後才能「頤紋」,
女子則需有精湛的織布技術才能刺「頰紋」。
紋面的由來
台灣原住民族群中,為何只有泰雅族人有如此彰顯的紋面文化?泰雅族紋面習俗又從何而來?在人類學的研究裡,至今還是個謎,但是在泰雅族的神話傳說中,對紋面的由來,卻有著豐富的想像空間。  
其一是「姊弟通婚」說。傳說天地剛剛形成時,地面上只有姊弟兩人,姊姊很憂慮,不知如何使人類繼續繁衍,於是建議和弟弟結婚,以便傳宗接代。可是弟弟拒絕姊姊的建議,他認為同胞姊弟不可結婚。姊姊沒辦法,只好想一個計謀騙弟弟。她向弟弟說,明天下午會有一個女人在山下等候,她就是你的妻子,你應該跟她交合。弟弟信以為真,興沖沖地準備赴約。第二天姊姊拿了黑灰塗了臉孔,就跑到山下去等候。不久,弟弟來了,認不出是姊姊,遂和她交合,從此人類得以傳衍下去,從那時候開始,便有了黥面的風俗。
第二個有關黥面的傳說,是為了「趨吉避兇」。傳說遠古時代有許多年輕的女子,不知何故突然相繼死亡,這使得泰雅族人非常恐懼,但都想不出解救的辦法。有天晚上,有個部落少女夢見祖靈顯現在她面前,告訴她假使要避過死亡災禍,一定要在臉上刺上花紋才行。第二天,她將夢中的指示告訴部落的人,但是誰都不知道紋刺的方法,最後有一位聰明的男子,用燒過的松炭,在女人衣服上畫了模樣,教部落所有女人,然後用細針將模樣刺在臉上,再塗上黑煙,使它永遠不會變色。說也奇怪,自從泰雅族女人在臉上紋刺後,再也沒有少女不明原因死去。自此,泰雅族 臉上刺紋的風俗相襲成風,一直傳到現在。
  為什麼要紋面 ?
  無論男女大約在5歲至15歲左右必須完成紋面禮俗,男子必須狩獵多次成功後,才可以在額頭上及下巴刺青,女子則須學會織布才得刺臉紋,所以完成紋面者,方可論婚嫁,當然未曾紋面者,就很難找到理想的配偶了。
每個少男少女,在紋面前必須遵循祖先的遺訓,不做姦淫及其他傷風敗俗之事,這樣才能得到祖靈之眷顧。男子須狩獵多次成功才能紋面,那是祖先傳下來習俗。女子先學會織布的技術才能紋面,主要的是傳承婦女紡織的責任。 紋面的意義
一般人對於紋面(臉部刺青)感到好奇,泰雅族人的紋面是『生命』的表徵,男子紋面必需在戰場、打獵時有英勇的表現,才能紋面,女子則需有姣好的面貌及織布的本領才有資格紋面,或女人出嫁後代表貞節,忠於丈夫的表示。男性一向刺額紋與頤紋,女性則刺額紋與頰紋。又族中獵頭多次成功的男子及織布技術超群的女子,有特權在胸、手、足、額刺特定的花紋,為榮耀的表徵。  以前泰雅族人非常禁忌婚前及婚外的行為,認為任何人的姦情都會激怒祖先之靈,而禍及部落所有的成員,尤其青年男女若有不道德的行為,在紋面時必受到祖靈的懲戒,常導致紋面後傷口發炎難以癒合,或是刺青的花紋模糊、顏色暗淡不清。所以刺青前紋面師都會詢問受施者是否有越軌之行為,如果有,則先向祖靈認罪,方可施術,當然費用也要加倍。刺青後,整個臉馬上就腫起來,連嘴巴都張不開,吃東西也難以下嚥,療養期間,整天待在家裡,不能出去吹風。如果有人到家裡求親,都會被家長回絕,父母親表示,必須等到療養好之後再說。如果該女子紋面色澤深、花紋清楚,則顯示該女子的貞潔又賢淑,出嫁時可向男方多索禮聘或嫁好老公。 紋面的工具
紋面的模樣真是 …
 



全國泰雅族人數.jpg



一.地理分布

泰雅族分佈在台灣北部中央山脈兩側,以及花蓮、宜蘭等山區。又分為泰雅亞族(Tayal)和賽德克亞族(Sedek)。
泰雅亞族又分為Sekoleq群和Tseole群。
賽德克亞族又分為東賽德克群和西賽德克群。

泰雅族居住地域境內的高山相當多,例如插天山、棲蘭山、合歡山、大霸尖山、奇萊山等都是。河川則有新店溪、大甲溪、秀姑蘭溪等。以山田燒墾和和狩獵採.集為生。

泰雅的黥面最引人注意,以前,泰雅男子須獵首,女子需會織布,才可黥面。
人口分佈以花蓮秀林鄉最多,分佈區尚有南投仁愛鄉、新竹尖石鄉、桃園復興鄉、花蓮縣萬榮鄉、宜蘭縣南澳鄉。

總人口數約九萬餘人僅次於阿美族,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第二大族。

二.認識泰雅族

根據泰雅族的起源傳說,又可分成以下三個系統: 日據時代的泰雅部落全貌

(一)為巨石裂岩所生:地點位於仁愛鄉發祥村附近名為「賓沙市幹」(pinsebukan)的地方,意即祖先之地。

(二)為大霸尖山上的巨石所生:相傳祖先來自大霸尖山。

(三)為萬大北溪上游之白石山上的老樹根所誕生。

傳統的泰雅族社會以狩獵及山田燒墾為生,聚落以集居式的村落為主。
大體而言,社會組織分成下列幾個團體:1.部落組織 2.祭祀團體 3.共負罪責團體 4.狩獵團體,這四個團體的成員有互相重疊的特質,在不同部落,祭祀團體可能大於狩獵團體,其他的部落可能狩獵團體大於任何一個團體。各地的差異性頗大,無法一概而論。

在泰雅族的世界裡,有二個迴異於其他族群的觀念:
(一)是gaga的觀念
(二)是rutux的信仰理念。
茲分別說明如下:
所謂的gaga是一種社會規範,是泰雅人日常生活,風習俗慣的誡律,觸犯了gaga表示觸犯了禁忌,可能受到神靈的懲罰。遵守同一gaga的人共同舉行祭儀、共勞共享。

族人生病時,祭師卜問是否出犯了rutux?

所謂的rutux是一種超自然的神靈信仰。一個人觸犯了gaga可能會受到rutux的處罰;被rutux嚇到可能會生病;在戶外吃飯、喝酒時要彈一點食物在地上給rutux吃。在祖靈祭以後,泰雅人要離開祭祀地時必須越過火堆,以示與rutux隔離。種種跡象顯示對rutux的懼怕。

泰雅族是一個平權的社會,由領導能力強的人出任部落領袖,狩獵、出草也由英勇的族人擔任領袖。但遇到部落有重大事情時,則由長老會議決策。

男子的刺青以上、下額為主

九族中唯一在臉上刺青的民族是泰雅族與賽夏族。其中尤以泰雅族最普遍。紋面對於男子而言,是成年的標誌也是勇武的象徵。對於女子,則是善於織布的標記, 泰雅族以精緻的織布聞名於世, 一


位泰雅女子,在十三、四歲的時候,就跟著媽媽學習織
布的技巧,也開始為自己準備出嫁時的衣裳,當少女的
織藝精進,也就是准許在臉上刺青的時候了,這時也是
尋覓如意郎君的好時機,一位不會織布與沒有紋面的女
孩子在部落裡是沒有人追求的。但紋面的風俗在日本人
佔領台灣期間也漸漸被禁止,目前仍保有紋面的泰雅人
都是七、八十歲的族人。

三.文化特質

(一)紋面的藝術:
  除了美觀、避邪以外,代表了女子的善織、男子的勇武,也是死後
認祖歸宗的標誌。

(二)精緻的織布藝術:
  以苧麻為原料、植物染料為主的泰雅族織布是九族中最善於織造藝
術的族群。目前因毛線材料的便利性及色彩多樣性,許多族人都樂
於使用,反而使傳統的原料逐漸沒落。

紋面的泰雅族婦女

(三)浪漫的口簧琴舞:
  口簧琴為九族所共有,但能將它發揮得漓淋盡致並配上舞蹈表現男女情意的只有泰雅族。



(四)貝珠衣:
以白色貝類穿孔磨成細小如綠豆之貝珠,將它穿綴於整件衣服上,是泰雅族獨特的衣飾文化。貝珠衣有多種形式,最尊貴的一種是部落領袖或獵首英雄於凱旋歸來參加盛會時所穿,也是結婚時重要的聘禮。
除了貝珠衣以外,珠裙、珠帽、綁腿亦以貝珠串成。珠裙常使用於訂婚或女子生產後男方送給女方家長的答謝禮。珠帽則為頭目所佩戴。 太魯閣地區的服飾及口簧琴舞

四.祭典生活現況

祖靈祭(maho,泰安鄉後山用語)
由於傳統社會組織及宗教信仰的瓦解,泰雅族目前只剩下祖靈祭還如期舉行。

傳統舉行祖靈祭的季節是小米收割以後(大約在七月),由頭目或長老開會商議時間,全社男子都要參加,在天未亮時,到達祭場,每人手持竹棒,上面插有黏糕、豬肉,為獻給祖靈之供品。

祖靈祭的祭品不能帶回部落,必須在祭祀地吃完。沿途回家時要越過火堆,以示與祖靈分隔。 參考資料
地理分布
泰雅族分佈在台灣北部中央山脈兩側,以及花蓮、宜蘭等山區。又分為泰雅亞族(Tayal)和賽德克亞族(Sedek)。
泰雅亞族又分為Sekoleq群和Tseole群。
賽德克亞族又分為東賽德克群和西賽德克群。
泰雅族居住地域境內的高山相當多,例如插天山、棲蘭山、合歡山、大霸尖山、奇萊山等都是。河川則有新店溪、大甲溪、秀姑蘭溪等。以山田燒墾和和狩獵採.集為生。
泰雅的紋面最引人注意,以前,泰雅男子須獵首,女子需會織布,才可紋面。
人口分佈以花蓮秀林鄉最多,分佈區尚有南投仁愛鄉、新竹尖石鄉、桃園復興鄉、花蓮縣萬榮鄉、宜蘭縣南澳鄉。

.認識泰雅族
根據泰雅族的起源傳說,又可分成以下三個系統:
(一)為巨石裂岩所生:地點位於仁愛鄉發祥村附近名為「賓沙市幹」(pinsebukan)的地方,意即祖先之地。
(二)為大霸尖山上的巨石所生:相傳祖先來自大霸尖山。
(三)為萬大北溪上游之白石山上的老樹根所誕生。

傳統的泰雅族社會以狩獵及山田燒墾為生,聚落以集居式的村落為主。
大體而言,社會組織分成下列幾個團體:
1.部落組織
2.祭祀團體
3.共負罪責團體
4.狩獵團體,這四個團體的成員有互相重疊的特質,在不同部落,祭祀團體可能大於狩獵團體,其他的部落可能狩獵團體大於任何一個團體。各地的差異性頗大,無法一概而論。
在泰雅族的世界裡,有二個迴異於其他族群的觀念:
(一)是gaga的觀念
(二)是rutux的信仰理念。
茲分別說明如下:
所謂的gaga是一種社會規範,是泰雅人日常生活,風習俗慣的誡律,觸犯了gaga表示觸犯了禁忌,可能受到神靈的懲罰。遵守同一gaga的人共同舉行祭儀、共勞共享。
總人口數約九萬餘人僅次於阿美族,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第二大族。

族人生病時,祭師卜問是否出犯了rutux?
所謂的rutux是一種超自然的神靈信仰。一個人觸犯了gaga可能會受到rutux的處罰;被rutux嚇到可能會生病;在戶外吃飯、喝酒時要彈一點食物在地上給rutux吃。在祖靈祭以後,泰雅人要離開祭祀地時必須越過火堆,以示與rutux隔離。種種跡象顯示對rutux的懼怕。
泰雅族是一個平權的社會,由領導能力強的人出任部落領袖,狩獵、出草也由英勇的族人擔任領袖。但遇到部落有重大事情時,則由長老會議決策。

男子的刺青以上、下額為主
九族中唯一在臉上刺青的民族是泰雅族與賽夏族。其中尤以泰雅族最普遍。黥面對於男子而言,是成年的標誌也是勇武的象徵。對於女子,則是善於織布的標記, 一 位泰雅女子,在十三、四歲的時候,就跟著媽媽學習織布的技巧,也開始為自己準備出嫁時的衣裳,當少女的織藝精進,也就是准許在臉上刺青的時候了,這時也是尋覓如意郎君的好時機,一位不會織布與沒有黥面的女孩子在部落裡是沒有人追求的。但黥面的風俗在日本人佔領台灣期間也漸漸被禁止,目前仍保有黥面的泰雅人都是七、八十歲的族人。

泰雅族以精緻的織布聞名於世

.文化特質
(一)紋面的藝術:
  除了美觀、避邪以外,代表了女子的善織、男子的勇武,也是死後認祖歸宗的標誌。
(二)精緻的織布藝術:
  以苧麻為原料、植物染料為主的泰雅族織布是九族中最善於織造藝術的族群。目前因毛線材料的便利性及色彩多樣性,許多族人都樂於使用,反而使傳統的原料逐漸沒落。
(三)浪漫的口簧琴舞:
  口簧琴為九族所共有,但能將它發揮得漓淋盡致並配上舞蹈表現男女情意的只有泰雅族。
(四)貝珠衣:
以白色貝類穿孔磨成細小如綠豆之貝珠,將它穿綴於整件衣服上,是泰雅族獨特的衣飾文化。貝珠衣有多種形式,最尊貴的一種是部落領袖或獵首英雄於凱旋歸來參加盛會時所穿,也是結婚時重要的聘禮。
除了貝珠衣以外,珠裙、珠帽、綁腿亦以貝珠串成。珠裙常使用於訂婚或女子生產後男方送給女方家長的答謝禮。珠帽則為頭目所佩戴。

.祭典生活現況
祖靈祭(maho,泰安鄉後山用語)
由於傳統社會組織及宗教信仰的瓦解,泰雅族目前只剩下祖靈祭還如期舉行。
傳統舉行祖靈祭的季節是小米收割以後(大約在七月),由頭目或長老開會商議時間,全社男子都要參加,在天未亮時,到達祭場,每人手持竹棒,上面插有黏糕、豬肉,為獻給祖靈之供品。
祖靈祭的祭品不能帶回部落,必須在祭祀地吃完。沿途回家時要越過火堆,以示與祖靈分隔。
在1991及1993年,苗栗縣的泰安鄉曾經舉辦了全鄉的豐年祭,各村的族人聚集在一起,重現祖先傳統的生活方式與祭儀。在1994、1995年南投地區也舉辦了二次類似的活動。在傳統社會結構瓦解,生活習俗喪失的今天,官辦的聯合活動,倒是讓大家了解泰雅文化的好時機,只是如何落實於族裡的現代生活,或讓更多的泰雅子弟有機會學習祖先的智慧與技藝是值得我們一起來思考的。
而豐年祭這個名詞,在泰雅族裡是不存在的,是否可以找一個更好的名詞呢?

臺灣原住民分布及介紹
------------------------------

泰雅族分佈在台灣北部中央山脈兩側,以及花蓮、宜蘭等山區。
又分為泰雅亞族(Tayal)和賽德克亞族(Sedek)。大部分分居在山地,例如插天山、棲蘭山、合歡山、大霸尖山、奇萊山等都是。新店溪、大甲溪、秀姑蘭溪等沿岸也多有分布。
一般以山田燒墾和和狩獵採集為生。廣為人知的豐年祭鬧祭典便是與慶祝豐收有關。
泰雅族的紋面最引人注意,以前,泰雅男子須獵首,女子需會織布,才可紋面,也是死後認祖歸宗的標誌。此外,精緻的織布藝術、口簧琴舞與貝珠衣也是泰雅族特殊的文化特色。
族群人口分佈以花蓮秀林鄉最多,分佈區尚有南投仁愛鄉、新竹尖石鄉、桃園復興鄉、花蓮縣萬榮鄉、宜蘭縣南澳鄉。
總人口數約九萬餘人僅次於阿美族,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第二大族。


----------------------------

泰雅族分佈於北部中央山脈兩側,東至花蓮太魯閣,西至東勢,北到烏來,南迄南投縣仁愛鄉,是分佈面積最廣的一族,人口約八萬五千人。
根據泰雅族傳說,祖先是起源於中央山脈大霸尖山一帶的白石山,大約十八世紀時,開始分別往西北方向、東部及西南方向分散遷移,依其語言及風俗的不同可分為:賽德克、賽考列克、澤敖列三大群。其中賽德克群的一支,往東部遷移到今花蓮一帶,自稱為「太魯閣族」。
泰雅族素以男子勇武善獵,女子長於織布著稱。昔日男女在臉部刺青,表示已成人或是榮譽的象徵,同時在盛行獵首的當時,亦有辨識敵我的作用,此習俗自日據時期被嚴格禁止以後,已不復存,只有在居進深山中八十歲以上的老人臉上尚可見到。以泰雅族人從前的社會價值觀來看,一個人臉上沒有刺青是件差恥的事呢!因為當時的社會認為一個人必需能夠忍得過刺青時錐心澈骨之痛,才算得上是個成人。泰雅族社會中原來沒有「頭目」,每當族人需要一致行動時,大家才共商推派一位有能力的人為代表,這個代表者的地位並非恆久也非世襲。「頭目」是日據時期,日本人為治理之便而產生的。


--------------------------

.尋...根(泰雅族)
一般相信現存台灣原住民是從南洋移入台灣,有泰雅和賽夏兩族。最早可能在公元前的3千年間,距今大約5千年前。其餘各族後來才依序移入台灣。
另一部份學者則認為台灣原住民在台灣歷經過石器時代。總之眾說紛紜,迄今仍無確據 ~
.泰雅主食
泰雅族以小米、黍、蕃薯為主食,以小米為食,輔以乾薯、芋頭等。但是近代以來,由於受漢人影響改為水稻種植後,大都已經改以稻米為食,傳統的小米則是在節慶或個人特別喜好才會當主食。平時以胡瓜、南瓜、韭、薑、野菜、辣椒、豆類加鹽主時為副食。獵肉、魚、蝦等只在農閑行列有所捕獲時才享用。家有飼養豬與雞。米和小米在平常煮成乾、稀飯實用、祭典時則用擣米器具(如下圖)做成餅。宰殺家豬或獵獸時,是用火燒烤或用水煮食。

.傳統房屋建築
木屋:以圓木為柱、小徑圓木橫牆為壁,檜皮、茅草為頂。
竹屋:以粗竹或圓木為柱,剖竹為半,正反相攏豎列為壁,覆以平舖或屋頂。

參考資料:
泰雅族文化
---------------------------

.泰雅族人以紋面和精湛的織布技術而聞名
泰雅族有許多的特殊習俗,如「紋面」,紋面也就是臉上刺青。泰雅族過去的審美觀認為紋身、紋面是美麗的象徵,有紋面的男女才有結婚的權利。
在泰雅社會中,紡織是婦女的工作,織出美麗的布是勤勞美麗女孩的象徵,才會有許多男孩追求。 
.泰雅族部落的三個小團體
目前,泰雅族分為二個族群,以南投縣北港溪與花蓮縣極北和平溪相連之一線為分界線,以此為泰雅亞族(Atayal-Proper)的居住區,以南為賽德克亞族(Saejiq- proper)的居住區(見圖一),兩者之間的親族組織、生活習慣、生命禮俗、歲時祭儀與天生體質幾近相似,而使用的方言相同者約47%,具語言結構方面仍大同小異(費樂禮,1969;7)
此族人稱「人」為Sedeg,其起源傳說以白石出為發源地,惟部分流傳於族內之說法認為是來自埔里牛眠山,昔時文獻認為在中央山脈以西者稱西賽德克群,以東者稱東賽德克群。不過,這只是各群居住位置之被區分而已,事實上,從起源傳說、語言等各方面係屬一箇族群,仍稱為賽德克,通常分為德奇塔雅、道澤、托魯閣三群。 
(一)德奇塔雅群:
此群因居住不同有德奇塔雅(文獻上稱霧社群)與木瓜群之分;昔時,德奇塔雅群分佈於南投縣境霧社與盧山間的濁水溪兩與眉溪上源一帶,民國十九年,該群人不滿日人之統治發動「霧社事件」,次年被迫遷徙,原住霧社以東者,遷至北港溪中游之清流、中原地方,今仁愛鄉互助村境,原仕眉溪東方深山者,下山移居今南山溪一帶溪谷,即南豐村境;木瓜群為德奇塔雅之分支,分佈於花蓮,清時以其所居之木瓜溪流域,故名。清末,為同亞族托魯閣人的壓迫,被迫遷居壽豐鄉溪口村與萬榮鄉明利村兩處。光復(民國三十四年,1945),有的南移至見晴、萬榮(萬榮鄉)。
(二)道澤群:
清時居於德奇塔雅群領域之北,今南投縣仁禮鄉境平靜一帶山區,至清朝中葉(西元十八世紀)其間,族人之一部遷至花蓮山區桃賽溪中游,自成一群,稱為托賽群,係「道澤」的訛音。目前,主要分佈在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春陽村,及花蓮縣卓溪立山、崙山諸地。此外,台灣光復後,崙山社之一部移居玉里鎮東豐里。
(三)托魯閣群:
清時,居於南投縣仁愛鄉靜觀一帶,及花蓮縣秀林鄉之山區,目前住於南投縣者,分佈於仁愛鄉之松林、盧山、靜觀;在花蓮縣者,除分佈於秀林、萬榮兩鄉外,尚且一部分住於卓溪鄉立山村,及吉安鄉慶豐、南華與福興等三村。
.泰雅族的祖靈信仰
流傳東部各地泰雅族的另一項普遍傳說是,人過世以後,靈魂都會走過一道彩虹,泰雅族的祖靈會在橋的彼端迎接子孫到祖靈世界。而紋面,正是祖先留給後世子孫一項認祖歸宗的應允和約定。有人形容,黥面紋化是「泰雅人的臉上族譜」,看到黥面,就彷彿看到泰雅人古老的印記,這些說法強調的無非是黥面在泰雅族群中「族群識別」的意義,而從人類學的調查來看,也的確可以找到相互印證的材料。
.泰雅族人最愛紅色
  泰雅人喜歡的顏色是紅、黑、藍等色,最愛的是紅色。
.泰雅族女子會織布,男子會編竹籃、籐帽、製作口簧琴。
 泰雅族家人為製作自己的日常用具,男的在成年前就不得不學會竹工、編織籠網、鍛冶、刳木及製造武器等的技術,女的在成年前亦不得不學會織布的技能。因此,泰雅族的傳統家族裡,每一個男女是以泰雅族原始的手工藝主要仍停滯在家庭式工藝,種類不多,製作簡單,且有男女分工的現象。

沒有留言: